关于征集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5-03-25浏览次数:23

各学院、各单位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“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结合我校奋进行动研究生教育创新提质行动方案和研究生AI+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现组织开展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征集工作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征集目标

征集并遴选一批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,成效显著、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。征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。

(一)赋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。探索“人工智能+”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,培养既懂人工智能又懂行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。利用AI技术制订“一生一策”、个性化、定制化的培养计划,探索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。应用科学大模型和智能实验设备等,高效开展实验设计、模拟仿真、结果采集与规律推演等,引导研究生积极适应科研方式变革,熟练应用新型科研工具,提升创新能力。

(二)新形态培养要素建设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对研究生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创新,更新课程形态,建设信息化、智能化课程。打造针对不同场景需求输出相应内容的数字教材、“人工智能+”教材等示范性新形态教材,研制支持伴随式评价功能的教材。加强案例开发全流程场景人工智能应用支持,创新案例教学工具,创建更具互动性和沉浸式的教学环境。

(三)提升导师指导效能。搭建智能化、个性化的导师专业发展平台,探索“导师指导能力画像”,支撑服务导师岗位选聘、考核评价、监督激励、个性化培训等。开发导师教学、科研智能助理,辅助导师进行教研备课、课堂管理、辅导答疑、作业管理、学情分析、科学研究等,促进教学创新,提升教学效果和科研效率。智能测算师生匹配程度,服务研究生与校内外导师、指导团队的良性匹配和科学调整,建立导学关系风险预警平台,及时识别预警风险。

(四)强化培养质量保障。运用学习管理系统、智能教室系统等,对学生多样化学习场景的学业表现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,形成研究生立体成长档案。通过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,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评价报告,生成立体化的研究生能力画像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位论文创新性检查、创新能力评价和优秀学位论文识别等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招生、培养、就业统筹联动。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治理“数字驾驶舱”,训练研究生教育专用大模型,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。

(五)助力研究生科研创新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,在前沿文献分析、科研数据处理、实验设计优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减少重复性工作耗时、提高科研产出效率,推动科研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,提高研究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。

(六)其他。其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的场景。

二、申报条件与要求

1. 案例应具有创新性、示范性和可推广性,能充分体现人工智能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价值,同时要遵循人工智能相关使用规范,确保安全应用。

2. 申报案例应在实际运用中已经取得一定效果。

3. 各单位限报2项。

三、申报材料

填写《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申报书》(附件1)和《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汇总表》(附件2)。

四、申报流程

附件1、附件2请分别提交纸质版+电子版各1份,电子版材料发送至zhuoying@nju.edu.cn,纸质版材料签字盖章后由学院相关老师交至研究生院发展办公室。

各学院于415日下班前提交相关材料。研究生院将组织专家评审,择优予以专项经费支持,并推荐报送上级主管部门。


附件1:《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申报书》.docx

附件2:《“人工智能+研究生教育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汇总表》.xlsx




南京大学研究生院

2025325